如何治療和預防中耳炎
中耳炎可通過保持耳部清潔、避免耳道進水、遵醫(yī)囑使用藥物、鼓膜穿刺引流、鼓室成形術等方式治療,預防需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時處理鼻咽部疾病。中耳炎通常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鼻竇炎蔓延等因素引起。
1、保持耳部清潔
日常需避免用尖銳物品掏耳,防止外耳道皮膚破損。耳道分泌物較多時可用無菌棉簽輕柔擦拭外耳道口,但禁止深入耳道內(nèi)部。游泳或洗澡后及時用干凈毛巾吸干耳廓水分,減少潮濕環(huán)境滋生細菌的概率。
2、避免耳道進水
急性期應禁止游泳、潛水等活動,洗澡時可使用防水耳塞或涂抹凡士林覆蓋外耳道。若水進入耳道,可將頭部偏向進水側單腳跳躍促進排出,切勿用棉簽強行吸水以免將水推入更深部位。
3、遵醫(yī)囑使用藥物
細菌性中耳炎可遵醫(yī)囑使用頭孢克洛干混懸劑、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藥物。病毒性感染可配合利巴韋林顆粒緩解癥狀,疼痛明顯時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懸液。使用滴耳液前需將藥液溫熱至接近體溫。
4、鼓膜穿刺引流
對于鼓室內(nèi)積液嚴重、持續(xù)聽力下降者,醫(yī)生可能建議行鼓膜穿刺術排出膿液。該操作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用細針穿刺鼓膜抽吸積液,術后需保持耳道干燥并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預防感染。
5、鼓室成形術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反復發(fā)作或鼓膜穿孔長期不愈者,可能需接受鼓室成形術修復破損鼓膜。手術通過移植筋膜或軟骨材料修補穿孔,同時清除病變組織,術后需定期復查聽力恢復情況。
預防中耳炎需增強體質,寒冷季節(jié)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及時治療過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兒童喂奶時保持頭部抬高姿勢,避免嗆奶引發(fā)逆行感染。出現(xiàn)耳痛、耳悶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使用偏方處理。日常飲食可適量增加胡蘿卜、西藍花等富含維生素A的蔬菜,有助于維持黏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