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骨折癥狀有什么
崴腳骨折癥狀主要有局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皮下淤血、關節(jié)畸形、骨擦音或骨擦感。崴腳骨折通常由外力撞擊、高處墜落、運動損傷等因素引起,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
1、局部疼痛腫脹
骨折后局部毛細血管破裂導致組織液滲出,表現為受傷部位明顯腫脹。疼痛呈持續(xù)性銳痛,按壓或活動時加劇,可能伴隨皮膚溫度升高。早期可通過冰敷緩解腫脹,48小時后改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
2、活動受限
骨折導致關節(jié)結構破壞,患肢無法承重或完成正?;顒臃秶u钻P節(jié)背屈和跖屈功能明顯受限,嘗試活動時可引發(fā)劇烈疼痛。需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保護,避免二次損傷。
3、皮下淤血
骨折端出血滲透至皮下組織,表現為皮膚青紫瘀斑。淤血范圍會隨時間擴大,顏色由紫紅逐漸轉為青黃??勺襻t(yī)囑使用活血化瘀類藥物如三七傷藥片、跌打丸等。
4、關節(jié)畸形
嚴重骨折可能導致關節(jié)脫位或骨骼錯位,表現為踝關節(jié)外觀異常。可見明顯隆起或凹陷,與健側對比不對稱。這種情況需要立即進行手法復位或手術矯正。
5、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斷端相互摩擦時可聽到骨擦音,觸摸時有骨擦感。這是骨折的特異性體征,但不應刻意誘發(fā)以免加重損傷。需通過X線或CT檢查確認骨折類型和程度。
崴腳后建議立即停止活動并抬高患肢,使用彈性繃帶加壓包扎控制腫脹。飲食上可增加富含鈣質和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肉等,促進骨骼修復。康復期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漸進式功能鍛煉,避免過早負重。若出現持續(xù)疼痛不緩解、皮膚發(fā)白或感覺異常等情況需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