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應注意什么
骨折患者應注意制動固定、營養(yǎng)補充、康復訓練、并發(fā)癥預防和定期復查。骨折通常由外傷、骨質疏松、暴力撞擊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規(guī)范治療和護理。
1、制動固定
骨折后需立即用夾板或支具固定患肢,避免移位加重損傷。上肢骨折可使用三角巾懸吊,下肢骨折需保持患肢抬高。石膏固定期間禁止負重或拆除外固定物,若出現(xiàn)皮膚發(fā)紫、麻木需及時就醫(yī)。穩(wěn)定性骨折通常固定4-8周,復雜骨折可能需延長至12周。
2、營養(yǎng)補充
每日需攝入足夠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蛋奶促進骨痂形成,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增強骨密度??蛇m量食用黑芝麻、蝦皮等高鈣食物,同時多吃西藍花、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幫助膠原合成。避免飲酒及高鹽飲食影響鈣質吸收。
3、康復訓練
拆除固定后應在康復師指導下逐步進行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早期以被動牽拉為主,后期增加抗阻練習。手指骨折可進行握力球訓練,下肢骨折需借助助行器過渡負重。訓練強度以不引起劇烈疼痛為宜,每日3-5次,每次15-20分鐘。
4、并發(fā)癥預防
長期臥床者需每2小時翻身預防壓瘡,進行踝泵運動預防深靜脈血栓。開放性骨折患者需按時換藥避免感染,可遵醫(yī)囑使用頭孢克洛分散片預防性抗感染。出現(xiàn)發(fā)熱、患肢劇痛或異常分泌物時,需警惕骨髓炎等并發(fā)癥。
5、定期復查
術后1周需拍片查看復位情況,之后每4周復查X線觀察愈合進度。骨不連患者可能需要采用低頻脈沖電磁場治療,嚴重移位者需考慮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兒童骨折愈合較快,但需監(jiān)測骨骨骺線是否受影響。
骨折恢復期間應保持均衡飲食,適當增加乳制品和深海魚類攝入。康復訓練需循序漸進,避免過早負重導致二次損傷。注意觀察患肢血液循環(huán),夜間可用枕頭墊高減輕腫脹。嚴格遵醫(yī)囑進行功能鍛煉,定期復查確保骨折順利愈合,一般上肢骨折需6-8周恢復,下肢骨折需3-6個月逐步恢復承重能力。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生活問答
健康資訊
更多>-
2025-11-20
-
60歲的夫婦相繼發(fā)現(xiàn)胃癌吃的太素也會...
2025-11-20
-
2025-09-22
-
2025-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