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中耳炎會自愈嗎
嬰兒中耳炎部分情況可能自愈,但多數(shù)需醫(yī)療干預。中耳炎可分為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是否自愈與病因、病程及患兒免疫力密切相關。
急性中耳炎若由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發(fā),且患兒免疫系統(tǒng)功能正常,部分癥狀可能在3-5天內自行緩解。此時耳痛、發(fā)熱等癥狀會逐漸減輕,鼓膜充血也可能消退。但細菌性感染或混合感染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療,如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洛干混懸劑等,否則可能進展為鼓膜穿孔或乳突炎。
分泌性中耳炎積液若由短暫咽鼓管功能障礙引起,約50%患兒在1-3個月內積液可自行吸收。但若持續(xù)超過3個月或伴隨聽力下降,需考慮鼓膜置管術等治療。早產兒、免疫缺陷患兒或反復發(fā)作者自愈概率顯著降低,家長需密切觀察耳部滲液、抓耳頻率及睡眠質量變化。
家長發(fā)現(xiàn)嬰兒頻繁抓耳、哭鬧或發(fā)熱時,應及時用耳溫槍測量雙耳溫度差,避免平躺喂奶以減少反流風險。哺乳期母親可適當增加維生素A、鋅的攝入,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降低感染概率。日常護理需保持鼻腔通暢,使用生理性海水鼻噴劑清潔鼻腔,但禁止自行用棉簽掏耳。若耳道出現(xiàn)膿性分泌物或癥狀持續(xù)48小時未緩解,須至兒科或耳鼻喉科進行耳鏡檢查及聲導抗測試,延誤治療可能導致粘連性中耳炎等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