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黃疸早期診斷方法
生活中總是聽說黃疸,對于黃疸或許有些陌生,很多人疑惑什么是黃疸,怎么發(fā)現患了黃疸,下面就為大家解釋下黃疸的診斷標準吧,急性黃疸型可根據血象、黃疸指數、膽紅素定量試驗、血清酶測定等進行診斷。
血象
白細胞總數正?;蛏缘?,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偶有異常淋巴細胞出現。血小板在部分慢性病人中可減少。
黃疸指數、膽紅素定量試驗均明顯升高。尿檢查膽紅素、尿膽原及尿膽素顯著增加。
血清酶測定
1.轉氨酶。谷丙轉氨酶(ALT)及谷草轉氨酶(AST)在潛伏期、發(fā)病初期及隱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于早期診斷。
2.其它酶。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可輕度升高。
膽固醇、膽固醇酯、膽堿脂酶測定重癥患者膽固醇、膽固醇酯、膽堿脂酶均可明顯下降,提示預后不良。
血清蛋白質及氨基酸測定
1.蛋白電泳γ-球蛋白(9~18%) 慢性活動性時常>26%,肝硬化時γ-球蛋白可>30%。
2.血清蛋白電泳前白蛋白(由肝臟合成) 急性和慢性活動性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值降低者達83~92%隨著病情的恢復而恢復正常。
3.血漿支鏈氨基酸(BCAA)與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比值 如比值下降或倒置,則反映肝實質功能障礙,對判斷重癥的預后及考核支鏈氨基酸的療效有參考意義。
相關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