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的治療
男性生殖感染編輯
健康萬事通
男性生殖感染編輯
健康萬事通
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可通過局部清潔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該病通常由細菌感染、真菌感染、過敏反應、包皮過長、局部刺激等因素引起,表現(xiàn)為紅腫、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癥狀。

每日用溫水清洗包皮及龜頭,保持局部干燥清潔。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可選擇溫和的生理鹽水或稀釋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清洗后輕柔擦干,避免用力摩擦加重黏膜損傷。合并包皮過長者需將包皮完全翻起清潔,但動作需輕柔以防撕裂。
細菌感染可選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局部涂抹。真菌感染需使用酮康唑乳膏或聯(lián)苯芐唑乳膏。過敏反應引起者可短期涂抹氫化可的松乳膏,但須避免長期使用。用藥前需清潔患處,薄層均勻涂抹,每日2-3次。嚴重糜爛時可配合康復新液濕敷。
細菌感染可遵醫(yī)囑服用頭孢克洛分散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真菌感染需口服氟康唑膠囊或伊曲康唑膠囊。過敏癥狀明顯者可短期服用氯雷他定片??诜股丿煶掏ǔ?-7天,抗真菌藥物需持續(xù)1-2周。用藥期間禁止飲酒并觀察胃腸道反應。
紅光治療可通過光熱效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炎癥消退。紫外線照射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適用于頑固性病例。治療時需保護睪丸免受輻射,每次照射10-15分鐘,療程5-7次。物理治療需配合藥物使用,不作為單獨干預手段。
反復發(fā)作或包皮口狹窄者需考慮包皮環(huán)切術,采用傳統(tǒng)縫合術或商環(huán)套扎術。術后需定期消毒換藥,使用苯扎氯銨溶液浸泡傷口。合并尿道口狹窄可能需行尿道擴張術。手術應選擇炎癥控制后實施,術后2周內避免劇烈運動及性生活。
治療期間應穿著寬松棉質內褲,避免摩擦刺激。飲食宜清淡,限制辛辣食物及酒精攝入。未割包皮者需養(yǎng)成每日翻洗習慣,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潔。若癥狀持續(xù)3天無改善或出現(xiàn)發(fā)熱、化膿等情況,須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愈后建議定期復查,預防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