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可以出現(xiàn)癥狀和檢查項目

肝炎可能出現(xiàn)乏力、食欲減退、黃疸等癥狀,常見檢查項目包括肝功能檢測、肝炎病毒標志物篩查、腹部超聲等。肝炎主要分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等類型,需根據病因采取針對性診療。
肝炎患者常因肝細胞損傷導致能量代謝障礙,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疲勞或活動耐力下降。病毒性肝炎可能伴隨低熱、肌肉酸痛,酒精性肝炎則多見晨起倦怠。輕度乏力可通過休息緩解,嚴重者需靜脈補充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等護肝藥物。家長需注意兒童肝炎患者避免劇烈運動。
肝臟膽汁分泌異常會影響胃腸消化功能,出現(xiàn)厭油膩、早飽感等癥狀。急性肝炎可能伴隨惡心嘔吐,慢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現(xiàn)體重下降。建議少量多餐,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饅頭。嚴重者可遵醫(yī)囑使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復方甘草酸苷片等改善肝功能。
膽紅素代謝障礙導致皮膚鞏膜黃染,尿液呈濃茶色是典型表現(xiàn)。病毒性肝炎黃疸發(fā)展較快,藥物性肝炎可能伴隨皮膚瘙癢。需檢測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水平,必要時使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膽酸片等利膽藥物。新生兒黃疸需特別關注膽紅素腦病風險。
血清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升高反映肝細胞損傷程度,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可評估合成功能。急性肝炎ALT常超過正常值10倍,慢性肝炎可能出現(xiàn)球蛋白比例倒置。檢查前需空腹8小時,避免劇烈運動影響結果準確性。異常結果需結合肝炎病毒標志物判斷病因。
包括甲肝抗體IgM、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體等檢測,可明確病毒性肝炎類型。乙肝需補充HBV-DNA定量,丙肝需檢測HCV-RNA。窗口期可能出現(xiàn)假陰性,建議高危人群重復檢測。陽性者需進行病毒載量和基因分型,指導抗病毒治療如恩替卡韋片、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的使用。
肝炎患者應嚴格戒酒,避免高脂飲食加重肝臟負擔。保證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魚肉、豆制品,適量補充B族維生素。定期復查肝功能指標,病毒性肝炎患者需監(jiān)測病毒復制情況。出現(xiàn)腹脹、皮下出血等嚴重癥狀時須立即就醫(yī)。注意個人衛(wèi)生防護,乙肝疫苗接種是有效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