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飲食如何注意
傳染科編輯
醫(yī)心科普
關鍵詞: #肝炎
傳染科編輯
醫(yī)心科普
關鍵詞: #肝炎
肝炎患者飲食需注意低脂高蛋白、適量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補充、避免酒精及刺激性食物、控制鈉鹽攝入。肝炎可能由病毒感染、藥物損傷、酒精性肝病等因素引起,合理飲食有助于減輕肝臟負擔并促進修復。

選擇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雞胸肉、豆腐等,每日攝入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1-1.5克。高蛋白飲食可幫助肝細胞再生,但需避免過量增加肝臟代謝負擔。脂肪攝入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如橄欖油、堅果,減少動物內臟和油炸食品。
主食以全谷物、薯類為主,提供基礎能量但需控制精制糖攝入。合并肝性腦病患者需限制單糖以防血氨升高。建議分餐制,每日4-6餐少量進食,避免血糖波動過大。
重點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可通過西藍花、獼猴桃、燕麥等食物獲取。脂溶性維生素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避免過量蓄積。慢性肝炎患者常伴有維生素D缺乏,可適當增加深海魚類和蛋黃攝入。

嚴格戒酒,酒精會直接損傷肝細胞線粒體。避免辣椒、咖喱等刺激性調味品,少食生冷食物以防胃腸黏膜損傷。合并食管靜脈曲張者需禁食粗糙堅硬食物。
每日鹽攝入不超過5克,腹水患者需限制在2-3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類等高鈉食物,烹飪可用檸檬汁、香草替代部分鹽分。監(jiān)測尿量和體重變化,及時調整鈉攝入量。

肝炎患者應建立規(guī)律飲食習慣,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合并糖尿病或腎病需個性化調整飲食方案。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指標,若出現(xiàn)食欲減退、腹脹加重需及時就醫(yī)。保持適度活動如散步、太極,避免過度勞累。注意食品衛(wèi)生,生熟分開處理,預防腸道感染加重肝臟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