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胸腔積液抽液

關鍵詞: #胸腔積液
關鍵詞: #胸腔積液
胸腔積液抽液通常采用胸腔穿刺術或胸腔閉式引流術,需由專業(yè)醫(yī)務人員操作。胸腔積液可能由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惡性腫瘤等原因引起,抽液可緩解呼吸困難等癥狀并輔助診斷。
胸腔穿刺術適用于少量積液或診斷性穿刺,患者取坐位或半臥位,超聲定位后局部麻醉,用穿刺針經肋間進入胸腔抽取液體。操作需避開神經血管,單次抽液量不超過1000毫升以防復張性肺水腫。術后需監(jiān)測血壓、氧飽和度,觀察有無氣胸、出血等并發(fā)癥。胸腔閉式引流術適用于大量或反復出現的積液,在局部麻醉下置入引流管連接水封瓶,可持續(xù)引流并記錄液體性狀和量。引流期間需保持管道密閉無菌,每日引流量超過200毫升時需警惕乳糜胸或感染。兩種操作前均需完善凝血功能、心電圖檢查,術中嚴格無菌操作,術后需復查胸片確認效果。
抽液后應臥床休息6-8小時,避免劇烈咳嗽或突然體位變化。飲食需保證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如雞蛋、魚肉、西藍花等,促進胸腔組織修復。日常注意監(jiān)測呼吸頻率和血氧變化,若出現胸痛加重、發(fā)熱或咳血絲痰需立即就醫(yī)。合并心力衰竭者需限制每日飲水量,惡性腫瘤患者可能需要結合胸腔灌注化療。建議每3個月復查胸部影像學,長期留置引流管者需每周更換敷料并觀察置管處皮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