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潰瘍區(qū)別

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潰瘍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發(fā)病部位、疼痛規(guī)律和并發(fā)癥風險。十二指腸潰瘍多發(fā)生在十二指腸球部,胃潰瘍則位于胃部;前者疼痛常表現(xiàn)為空腹痛餐后緩解,后者多為餐后痛;胃潰瘍的癌變風險高于十二指腸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好發(fā)于十二指腸球部,距幽門2-3厘米范圍內,此處黏膜血供較差且易受胃酸侵蝕。胃潰瘍多發(fā)生在胃竇和胃小彎,尤其胃角附近,這些區(qū)域黏膜防御機制較弱。內鏡檢查是定位潰瘍的金標準,可明確區(qū)分兩者解剖位置。
十二指腸潰瘍典型表現(xiàn)為饑餓痛或夜間痛,進食后疼痛緩解,與胃酸分泌高峰相關。胃潰瘍疼痛多出現(xiàn)在餐后30分鐘至1小時,食物刺激潰瘍面導致癥狀加重。部分胃潰瘍患者可能伴有惡心嘔吐,而十二指腸潰瘍較少出現(xiàn)此類癥狀。
十二指腸潰瘍主要與胃酸分泌過多相關,患者基礎胃酸排量常增高。胃潰瘍更多由黏膜防御功能下降引起,常見于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或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兩種潰瘍均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因素,但十二指腸潰瘍的感染率更高約90%。
十二指腸潰瘍易并發(fā)出血和穿孔,因球部腸壁較薄且血管豐富。胃潰瘍更需警惕癌變可能,尤其直徑超過2厘米的潰瘍。兩種潰瘍均可引起幽門梗阻,但胃潰瘍因瘢痕收縮導致梗阻的概率更高。
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泮托拉唑是兩類潰瘍的基礎用藥,十二指腸潰瘍療程通常4-6周,胃潰瘍需6-8周。根除幽門螺桿菌需采用四聯(lián)療法,含鉍劑方案對胃潰瘍更優(yōu)。難治性胃潰瘍需內鏡隨訪排除惡變,十二指腸潰瘍極少需要手術干預。
兩類潰瘍患者均需避免辛辣刺激飲食,戒煙限酒,規(guī)律進餐。胃潰瘍患者應慎用非甾體抗炎藥,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可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以中和胃酸。建議每日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胃腸蠕動功能。心理壓力管理同樣重要,長期焦慮可能加重潰瘍癥狀,可通過冥想、呼吸訓練等方式調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