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血通經的中藥配方

關鍵詞: #中藥
關鍵詞: #中藥
養(yǎng)血通經的中藥配方以補血活血、調理沖任為核心,常用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益母草等藥材配伍。
當歸10克、川芎8克、熟地黃12克、白芍10克組成經典養(yǎng)血方劑。當歸補血活血,川芎行氣開郁,熟地黃滋陰填精,白芍柔肝止痛。血虛型閉經者可每日1劑水煎分服,連用2-3個月經周期。月經量少者加雞血藤15克增強通經之力。
在四物湯基礎上加桃仁10克、紅花6克強化活血化瘀功效。適用于血瘀型月經不調,癥見經色紫暗、夾血塊。桃仁破血行瘀,紅花通經散結,配合基礎方改善子宮微循環(huán)。煎煮時紅花需后下,避免久煎失效。
益母草30克配伍香附10克、丹參15克組成通經專方。益母草活血調經為君藥,香附疏肝解郁,丹參祛瘀生新。對氣滯血瘀型經閉效果顯著,可配合黃酒50毫升沖服增強藥力。體質虛寒者加艾葉6克溫經散寒。
人參6克、白術9克、茯苓9克、甘草3克聯(lián)合四物湯組成氣血雙補方。適用于氣血兩虛型月經后期,伴面色蒼白、乏力頭暈。煎煮時人參另燉兌入,貧血嚴重者加阿膠10克烊化。服藥期間忌食蘿卜、濃茶。
吳茱萸6克、桂枝9克、當歸10克、芍藥10克組成溫經散寒方。針對宮寒血凝型痛經,經期小腹冷痛拒按。吳茱萸暖宮散寒,桂枝溫通經脈,可加艾葉炭6克增強溫煦之力。經前3天開始服用至經凈。
養(yǎng)血通經需配合飲食調理,推薦食用紅棗枸杞粥、當歸生姜羊肉湯等溫補膳食,經期避免生冷寒涼食物。適度練習八段錦"雙手托天理三焦"式促進氣血運行,每日艾灸關元、血海穴各15分鐘。長期月經紊亂或突然閉經者應及時就醫(yī)排查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