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脾虛腎虛引起肥胖怎么調理

氣虛脾虛腎虛引起的肥胖需通過健脾益氣、補腎固本調理,方法包括中藥調理、飲食調整、運動療法、穴位刺激、作息優(yōu)化。
氣虛可選用四君子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補中益氣;脾虛適用參苓白術散蓮子肉、薏苡仁、砂仁健脾化濕;腎虛推薦金匱腎氣丸附子、肉桂、熟地黃溫補腎陽。中成藥如補中益氣丸、歸脾丸需辨證使用,連服1-3個月。
黃芪山藥粥黃芪30克、山藥100克晨起空腹食用補脾肺之氣;芡實茯苓排骨湯芡實20克、茯苓15克每周3次健脾利濕;忌食生冷甜膩,增加小米、南瓜、鯽魚等黃色食物。每日飲水控制在1500ml以內,避免加重脾濕。
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式每日練習20分鐘增強中焦運化;太極拳云手動作配合逆腹式呼吸改善腎氣不足;快走訓練以微汗為度,每周5次,每次30分鐘。避免劇烈運動耗氣,運動后含服3-5粒桂圓肉補益心脾。
艾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每周3次,每次15分鐘升發(fā)脾陽;按揉關元穴臍下3寸順時針100次/日培補元氣;三陰交穴內踝上3寸刮痧每周2次調理肝脾腎三經(jīng)。配合砭石腰帶溫敷腰部,改善腎陽虛型肥胖。
亥時21-23點前入睡養(yǎng)護三焦經(jīng),晨起卯時5-7點大腸經(jīng)當令時排便。午時小憩30分鐘避免耗氣,避免熬夜傷腎。保持情緒舒暢,思慮過度時按揉內關穴,防止肝郁克脾加重痰濕。
長期調理需配合藥膳食療,如冬季食用羊肉當歸湯溫補腎陽,夏季用赤小豆薏仁粥利濕健脾。晨起叩齒36次固腎氣,晚間涌泉穴貼敷吳茱萸粉引火歸元。體質改善后逐步加入五禽戲、六字訣等傳統(tǒng)導引術,每月監(jiān)測腰圍減少1-2cm為有效指標。出現(xiàn)口干咽痛等上火癥狀時暫停溫補類藥物,改用太子參、麥冬等清補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