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發(fā)黑是不是壞了

石榴發(fā)黑可能由氧化反應、低溫凍傷、霉菌感染、機械損傷或成熟過度引起。
石榴籽暴露在空氣中會發(fā)生酶促褐變,果肉接觸氧氣后顏色逐漸變深。切開后未及時食用或儲存不當會加速該過程。處理方法是將剩余石榴籽浸泡在淡鹽水中隔絕空氣,或裝入密封盒冷藏保存不超過2天。
冰箱冷藏溫度低于4℃可能導致石榴細胞破裂,果皮出現(xiàn)褐色凍斑,內部籽粒變軟發(fā)黑。選擇完整無傷口的石榴,用廚房紙包裹后置于冰箱蔬果室保存。已凍傷部分需切除,未變質區(qū)域仍可食用。
表皮磕碰處滋生青霉菌會形成黑色霉斑,并逐漸向內滲透。霉變石榴會產生土腥味,果肉出現(xiàn)絮狀菌絲。發(fā)現(xiàn)霉斑需立即丟棄整顆石榴,相鄰未霉變果實也需用50℃溫水清洗表面。
運輸碰撞導致內部籽粒破損,汁液滲出形成局部黑斑。輕壓果實有彈性、無異味時可剔除變黑部分食用。預防措施包括選購果皮緊繃有光澤的石榴,避免堆放重物擠壓。
存放超7天的石榴因水分流失,籽粒干癟顏色加深。過度成熟的果實糖分結晶會產生褐色顆粒,伴有發(fā)酵酒味則不可食用。新鮮石榴應選擇手感沉重、頂端花萼干燥翻卷的果實。
日常保存石榴建議陰涼通風處放置,已剝開的籽??纱钆渌崮袒蛏忱磿r食用。每天攝入100-150克石榴籽有助于補充花青素和鞣花酸,但胃腸敏感者需控制量。出現(xiàn)腹瀉嘔吐等食物中毒癥狀需就醫(yī),霉變果實產生的展青霉素可能損傷肝臟功能。挑選時注意觀察果蒂是否新鮮翠綠,避免購買表皮有褐色網(wǎng)紋的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