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是怎么回事

普通感冒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受涼、過敏反應、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普通感冒可通過注意休息、多喝水、服用藥物、物理降溫、就醫(yī)治療等方式緩解。
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或接觸傳播進入人體,感染上呼吸道黏膜,導致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癥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具有自限性,一般無須特殊治療,注意休息、多喝水有助于緩解癥狀。若癥狀嚴重,可遵醫(yī)囑使用復方氨酚烷胺片、感冒靈顆粒、連花清瘟膠囊等藥物。
過度疲勞、營養(yǎng)不良、睡眠不足等因素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病毒的概率。免疫力低下時,人體對病毒的防御能力減弱,更容易出現感冒癥狀。建議保持規(guī)律作息,均衡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C,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免疫力低下引起的感冒癥狀較輕時,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改善。
寒冷環(huán)境下未做好保暖措施可能導致身體受涼,使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縮,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更容易侵入并引發(fā)感冒。受涼后可能出現畏寒、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建議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長時間處于寒冷環(huán)境中。受涼引起的感冒初期可通過喝姜湯、熱水泡腳等方式緩解。
部分人群對花粉、塵螨等過敏原敏感,接觸后可能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如鼻塞、流涕、打噴嚏等。過敏反應引起的癥狀通常不伴隨發(fā)熱,且持續(xù)時間較長。建議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保持室內清潔。過敏癥狀明顯時可遵醫(yī)囑使用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組胺藥物。
少數情況下,普通感冒可能繼發(fā)細菌感染,出現膿涕、持續(xù)發(fā)熱、咳嗽加重等癥狀。細菌感染通常發(fā)生在病毒感染后期,常見致病菌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細菌感染引起的感冒需就醫(yī)明確診斷,遵醫(y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洛分散片、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治療。
普通感冒期間應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飲食宜清淡,多攝入新鮮蔬菜水果,補充足夠水分。癥狀輕微時可嘗試用淡鹽水漱口緩解咽喉不適。若出現高熱不退、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或感冒持續(xù)超過一周未好轉,應及時就醫(yī)。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