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小兒麻痹癥怎么辦

關鍵詞: #小兒
關鍵詞: #小兒
孩子得小兒麻痹癥可通過隔離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康復訓練、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小兒麻痹癥通常由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引起,表現為發(fā)熱、肢體疼痛、肌肉無力等癥狀。
確診后需立即隔離避免病毒傳播,隔離期一般為發(fā)病后40天?;純号判刮镄栌闷追巯?,衣物用具煮沸處理。家長需每日監(jiān)測體溫及肢體活動情況,隔離期間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
急性期需臥床時采用夾板固定肢體保持功能位,疼痛緩解后開始被動關節(jié)活動?;謴推诳墒褂眉t外線照射、低頻脈沖電刺激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配合溫水浴緩解肌肉痙攣,每日治療20-30分鐘。
急性期可遵醫(yī)囑使用注射用重組人干擾素α1b抑制病毒復制,輔以維生素B1注射液營養(yǎng)神經。出現呼吸肌麻痹時需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控制炎癥反應,必要時聯(lián)合人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
肌力恢復至3級時開始主動訓練,包括坐位平衡、站立架輔助站立等。家長需每日協(xié)助進行跟腱牽拉預防足下垂,配合矯形器進行步態(tài)訓練,訓練強度以不引起肌肉疲勞為度。
后遺癥期出現嚴重關節(jié)畸形時可考慮跟腱延長術或肌腱轉位術,肌肉力量不平衡者可行骨阻滯術。術后需繼續(xù)佩戴支具6-12個月,定期復查肌電圖評估神經恢復情況。
患兒飲食應保證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魚肉泥、蛋羹等,每日補充維生素D滴劑促進鈣吸收?;謴推诒苊鈩×疫\動但需堅持每日戶外活動,夜間使用踝足矯形器預防畸形。家長需每3個月帶孩子復查肌力評估,遺留運動障礙者可長期進行水中運動療法。注意觀察有無進行性肌無力等新發(fā)癥狀,出現異常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