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甲溝炎可通過局部消毒、外用藥物、切開引流、口服抗生素等方式治療。甲溝炎通常由細菌感染、指甲修剪不當、外傷刺激、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使用碘伏或生理鹽水清潔患處,每日重復進行,保持局部干燥清潔。哺乳期需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液。
2、外用藥物:可遵醫(y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等抗生素藥膏。涂抹藥物前需徹底清潔雙手。
3、切開引流:膿腫形成時需由醫(yī)生進行切開排膿,操作過程需嚴格無菌。術后需定期換藥,觀察傷口愈合情況。
4、口服抗生素:嚴重感染時醫(yī)生可能開具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哺乳期相對安全的抗生素。用藥期間需觀察嬰兒是否有不良反應。
哺乳期出現(xiàn)甲溝炎應盡早就醫(yī),避免自行用藥。治療期間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擠壓患處,注意補充營養(yǎng)提高免疫力。
成人濕疹可通過保濕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光療等方式治療。濕疹通常由皮膚屏障受損、過敏反應、免疫功能異常、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濕護理:使用不含香精的保濕霜修復皮膚屏障,避免過度清潔,洗澡水溫不宜過高。
2、外用藥物:糖皮質激素軟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可緩解炎癥,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3、口服藥物: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片可止癢,嚴重時需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孢素膠囊控制病情。
4、光療: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適用于頑固性濕疹,需在專業(yè)醫(yī)療機構進行療程治療。
避免搔抓皮損,穿著純棉衣物減少摩擦,記錄并回避可疑過敏原,癥狀加重時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