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可通過牙齦紅腫、刷牙出血、牙齒松動、口臭等癥狀判斷,常見誘因包括口腔衛(wèi)生不良、牙菌斑堆積、激素變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
1、牙齦紅腫牙齦邊緣呈現(xiàn)鮮紅或暗紅色腫脹,觸碰易出血,可能與牙菌斑刺激有關。建議使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配合牙線清潔牙縫。
2、刷牙出血刷牙或咀嚼硬物時牙齦滲血,常由牙齦炎進展為牙周炎導致。需定期洗牙清除牙結石,可遵醫(yī)囑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銨含片或甲硝唑口腔粘貼片。
3、牙齒松動牙槽骨吸收導致牙齒位移或脫落,多伴隨牙周袋形成。需進行齦下刮治等專業(yè)治療,嚴重者需牙周夾板固定或植骨手術。
4、口臭牙周袋內(nèi)厭氧菌繁殖產(chǎn)生硫化物,引發(fā)頑固性口臭。除基礎治療外,可輔助使用過氧化氫含漱液緩解。
日常建議選用小頭軟毛牙刷,每年接受一次牙周探診檢查,吸煙者需戒煙以降低炎癥復發(fā)概率。
牙髓炎夜間疼痛加劇可能與體位改變、夜間注意力集中、炎癥介質分泌增加、牙髓腔壓力升高等因素有關,可通過冷敷緩解、調整睡姿、口服止痛藥、根管治療等方式改善。
1、體位改變平躺時頭部血流增加導致牙髓充血,建議墊高枕頭采用半臥位睡眠,避免直接壓迫患側。
2、神經(jīng)敏感夜間環(huán)境安靜使痛覺感知增強,家長需幫助孩子分散注意力,可臨時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顆粒等兒童劑型止痛藥。
3、炎癥反應夜間促炎因子分泌高峰加重腫脹,表現(xiàn)為自發(fā)跳痛,可能與齲齒、牙隱裂有關,需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洛索洛芬鈉片控制感染。
4、壓力變化封閉髓腔內(nèi)炎性滲出物積聚導致壓力劇增,急性期需開髓減壓,慢性期需根管治療清除壞死組織。
避免冷熱刺激患牙,發(fā)作期間選擇溫軟食物,持續(xù)疼痛超過3天或伴面部腫脹需立即就診口腔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