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出現(xiàn)紅斑、丘疹、瘙癢等癥狀,可能由濕疹、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經(jīng)性皮炎等疾病引起。濕疹可通過生活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物理治療等方式改善。
一、生活護理避免接觸過敏原與刺激物,使用溫和保濕霜修復皮膚屏障。穿著寬松棉質(zhì)衣物,減少搔抓行為。
二、外用藥物急性期滲出可選用硼酸溶液冷濕敷,亞急性期選用糖皮質(zhì)激素乳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慢性期選用含煤焦油成分的軟膏。鈣調(diào)神經(jīng)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面部等薄嫩部位。
三、口服藥物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可緩解瘙癢,嚴重病例需短期口服糖皮質(zhì)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孢素適用于頑固性濕疹。
四、物理治療紫外線光療對慢性濕疹有較好療效,窄譜中波紫外線可抑制皮膚炎癥反應(yīng),減少復發(fā)概率。
日常需注意記錄并避開可疑致敏物,保持居住環(huán)境適宜濕度,焦慮情緒可能加重癥狀,必要時可進行心理疏導。
手上起皮可能由皮膚干燥、接觸性刺激、手癬、汗皰疹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加強保濕、避免刺激、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
一、皮膚干燥秋冬季節(jié)空氣濕度低或頻繁洗手容易導致皮膚水分流失。日常需減少使用堿性清潔產(chǎn)品,洗手后立即涂抹含有尿素、凡士林等成分的護手霜。
二、接觸性刺激長期接觸化學溶劑、消毒液或物理摩擦可能損傷皮膚屏障。建議接觸刺激物時佩戴手套,日常使用溫和的洗手液,并涂抹修復類護手霜。
三、手癬手癬與皮膚癬菌感染有關(guān),常伴隨瘙癢、紅斑等癥狀??勺襻t(yī)囑使用抗真菌藥物,如聯(lián)苯芐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酮康唑乳膏等。
四、汗皰疹汗皰疹可能與精神壓力、過敏等因素有關(guān),表現(xiàn)為手掌側(cè)緣的深在水皰。治療需避免接觸過敏原,嚴重時需遵醫(yī)囑使用鹵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等藥物。
日常需保持手部清潔滋潤,避免搔抓脫皮部位,若伴隨嚴重紅腫、潰爛或久未緩解,建議及時就診皮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