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骨質增生可通過熱敷療法、頸椎牽引、低頻脈沖電刺激、超聲波治療等方式進行物理治療。骨質增生通常與長期勞損、姿勢不良、退行性變、外傷等因素有關。
使用40-45℃熱毛巾或鹽袋局部熱敷,每日重復進行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適用于肌肉緊張引起的疼痛,避免皮膚破損處使用。
通過機械裝置減輕椎間盤壓力,需在康復科醫(yī)師指導下進行。牽引重量一般為體重的1/7-1/10,過度牽引可能導致韌帶損傷。
采用經(jīng)皮神經(jīng)電刺激儀緩解疼痛,電極片貼敷于頸肩部。禁忌安裝心臟起搏器者使用,每次治療時間控制在20分鐘內(nèi)。
利用高頻聲波產(chǎn)生熱效應,改善局部代謝。治療頭需保持移動狀態(tài),避免固定照射導致組織灼傷。
物理治療期間應配合頸椎操鍛煉,睡眠時選擇高度適中的枕頭,避免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