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清潔可通過溫水沖洗、滴耳液軟化、專業(yè)器械清理、醫(yī)生操作等方式實現(xiàn)。耳垢通常由耵聹腺分泌、灰塵堆積、外耳道炎癥、遺傳性耵聹栓塞等原因引起。
使用接近體溫的生理鹽水沖洗外耳道,水流壓力不宜過大。該方法適合耳垢較軟且無耳部感染的情況,沖洗后需保持耳道干燥。
碳酸氫鈉滴耳液、過氧化氫溶液、甘油制劑可軟化頑固耳垢。使用前需確認鼓膜完整,每日滴入2-3滴,連續(xù)使用不超過5天。
耳鼻喉科常用耵聹鉤、吸引器、可視耳鏡等器械。操作需由專業(yè)人員執(zhí)行,避免損傷耳道皮膚或鼓膜,尤其適用于堅硬耳垢塊。
對于深部栓塞或伴有疼痛出血的耳垢,需由醫(yī)生在額鏡照明下處理??赡芎喜⑼舛姥讜r需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藥物治療。
避免使用棉簽等工具自行掏耳,定期用擰干的溫熱毛巾擦拭耳廓即可維持基本清潔,游泳后及時排空耳道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