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囊腫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觀察隨訪、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穿刺抽吸、手術治療等。宮頸囊腫多數為生理性改變,若體積較小且無癥狀通常無須特殊處理。
體積小于1厘米且無異常出血、分泌物增多的宮頸囊腫可定期復查。每6-12個月通過婦科檢查或超聲監(jiān)測囊腫變化,期間注意保持會陰清潔,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囊腫破裂。
合并感染時可遵醫(yī)囑使用抗炎藥物,如頭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陰道泡騰片、保婦康栓等。藥物治療需配合宮頸分泌物檢查,明確病原體后針對性用藥,不可自行使用抗生素。
適用于反復發(fā)作的囊腫,常用激光汽化或冷凍療法。通過高溫或低溫使囊腫壁凝固壞死,術后2周內禁止盆浴及性生活,可能出現少量淡黃色分泌物屬正?,F象。
針對直徑超過3厘米的單純性囊腫,在超聲引導下穿刺排出囊液。操作后需加壓包扎24小時,穿刺液送病理檢查排除惡性病變,復發(fā)概率較高需結合其他治療方式。
對于多發(fā)囊腫或伴隨宮頸肥大者,可行宮頸利普刀環(huán)切術或宮腔鏡下囊腫切除術。術后需預防性使用頭孢曲松鈉等抗生素,創(chuàng)面愈合期間可能出現血性分泌物,2個月內禁止性生活。
日常應選擇棉質內褲并每日更換,月經期避免使用衛(wèi)生棉條。每年進行宮頸TCT和HPV聯合篩查,合并慢性炎癥者需治療原發(fā)病。出現接觸性出血、膿性白帶等異常癥狀時及時就診,禁止自行使用陰道沖洗液破壞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