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可通過被動關節(jié)活動、抗阻訓練、有氧運動、平衡訓練等方式改善。運動需根據萎縮程度和病因制定個性化方案,嚴重者需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
針對重度萎縮或癱瘓患者,由他人輔助完成關節(jié)屈伸活動,每日重復進行可維持關節(jié)活動度,預防肌腱攣縮。
使用彈力帶或小重量器械進行漸進式力量訓練,重點鍛煉萎縮肌群,每周3-5次能刺激肌纖維再生,改善神經肌肉控制。
選擇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每次20-30分鐘有助于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為肌肉提供營養(yǎng)支持。
單腿站立、踮腳行走等動作可增強小肌肉群協(xié)調性,降低跌倒風險,適用于神經性萎縮或老年患者。
運動前后需充分熱身拉伸,避免過度疲勞。合并脊髓損傷、肌營養(yǎng)不良等疾病者應配合電刺激療法,定期評估肌力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