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比較普遍的一種中藥,中藥黃芪屬于補虛藥。藥性甘,微溫,歸肺、脾經(jīng)。功效主要有健脾補中,升陽舉陷,益衛(wèi)固表,利尿,托毒生肌。臨床上主要應用于:一、脾氣虛證。黃芪是補中益氣之要藥。擅長治療脾虛中氣下陷證,如臨床常用的補中益氣湯,和升麻、柴胡、人參等相配伍,升陽舉陷之功效。治療久瀉
脫肛、內臟下垂等癥。黃芪既能補脾益氣,又能利尿消腫,可以用治脾虛水濕運化不利所導致的浮腫、尿少,常與白術、茯苓等配伍。黃芪又能補氣生血,可以用于治療血虛證,或者脾虛不能統(tǒng)血所致失血證,如當歸補血湯、歸脾湯。二、
肺氣虛證。黃芪可以與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一起使用,治療肺
氣虛弱、咳喘日久、氣短神疲之癥。三、氣虛自汗。肺脾氣虛之人往往衛(wèi)氣不固、表虛自汗。黃芪能夠補益脾肺之氣,益衛(wèi)固表,治療衛(wèi)氣不固、表虛自汗而易感風邪,常與白術、防風等同用,如玉屏風散。四、氣血虧虛,瘡瘍久不收斂。黃芪補氣還能托毒生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