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飲食健康 > 飲食健康
喝涼茶通常有助于清熱除濕,但需根據體質和癥狀選擇。涼茶主要由金銀花、菊花、夏枯草等中草藥配制,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作用,適合濕熱體質或暑熱癥狀的人群。若體質虛寒或脾胃虛弱,長期飲用可能加重不適。
涼茶中的金銀花能疏散風熱,緩解咽喉腫痛、口干舌燥等熱癥;菊花可清肝明目,適合目赤腫痛或頭暈目眩者;夏枯草則擅長清肝火、散結消腫,對濕熱引起的痤瘡或小便短赤有一定改善作用。部分涼茶添加茯苓、薏苡仁等利水滲濕成分,可輔助緩解肢體困重、舌苔厚膩等濕氣癥狀。但涼茶性質偏寒涼,空腹飲用可能刺激胃腸,引發(fā)腹痛或食欲減退。
濕熱體質者若出現口苦口黏、大便黏滯等癥狀,短期飲用涼茶可能緩解不適。但長期依賴涼茶可能損傷脾胃陽氣,尤其女性經期或產后更需謹慎。糖尿病患者應注意市售涼茶含糖量,高血壓患者需避免含甘草的涼茶以防鈉潴留。兒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飲用前建議咨詢中醫(yī)師,避免誤判體質。
日常除濕可配合飲食調理,如食用赤小豆、冬瓜等利水食材,避免生冷油膩。濕熱天氣可適量飲用涼茶,但連續(xù)超過一周未見改善或出現腹瀉、畏寒等癥狀時應停用。若濕熱癥狀持續(xù)或伴隨發(fā)熱、皮膚潰爛等,需及時就醫(yī)排除感染性或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