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食療保健 > 食療保健
不良飲食習慣容易致癌的主要有長期食用腌制食品、過量攝入紅肉及加工肉制品、高溫烹飪產生的焦糊食物、高糖高脂飲食、酗酒等。這些飲食習慣可能通過不同機制增加癌癥發(fā)生概率,建議調整飲食結構并定期體檢。
腌制食品中含有亞硝酸鹽,在體內可能轉化為強致癌物亞硝胺。長期食用臘肉、咸魚、泡菜等腌制食品與胃癌、食管癌發(fā)病相關。建議用新鮮食材替代,食用前充分清洗或用水浸泡降低鹽分。出現(xiàn)胃痛、吞咽困難等癥狀需及時胃鏡檢查。
每日紅肉攝入量超過100克可能增加結直腸癌風險,加工肉制品如香腸、培根中的防腐劑和高溫加工產物具有致癌性。建議每周紅肉攝入控制在500克以內,優(yōu)先選擇禽肉或魚肉。腸癌篩查建議50歲以上人群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食物高溫煎炸燒烤時產生的苯并芘、雜環(huán)胺等物質是明確致癌物,特別是烤焦的肉類和淀粉類食物。烹飪時應控制油溫不超過180℃,避免明火直接接觸食物。長期食用可能誘發(fā)肝癌、胃癌,出現(xiàn)上腹不適需排查腫瘤標志物。
長期高糖飲食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高脂飲食促進膽汁酸分泌,兩者均可能誘發(fā)乳腺癌、胰腺癌等。建議減少含糖飲料、甜點攝入,食用油每日控制在25-30克。糖尿病患者更需定期進行腫瘤篩查。
酒精代謝產物乙醛會損傷DNA,每日飲酒超過25克酒精(約50度白酒60毫升)顯著增加肝癌、口腔癌、食管癌風險。建議男性每日酒精攝入不超過15克,女性不超過10克。長期飲酒者應定期檢查肝功能及腹部超聲。
預防癌癥需建立均衡膳食模式,每日攝入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保證全谷物和優(yōu)質蛋白。烹飪多用蒸煮燉方式,避免重復使用煎炸油。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防癌體檢,有家族史者需針對性增加篩查項目。出現(xiàn)不明原因消瘦、持續(xù)性疼痛或異常出血應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