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飲食健康 > 飲食健康
長期吸煙可導致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多種健康問題,主要危害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肺癌等。吸煙與全身多系統(tǒng)損害密切相關,需盡早戒煙以降低健康風險。
煙草煙霧中的焦油和有害氣體直接損傷氣道纖毛,導致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統(tǒng)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颊邥霈F(xiàn)持續(xù)性咳嗽、咳痰及進行性呼吸困難,嚴重時需依賴氧氣治療。長期吸煙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比常人快,急性加重期可能危及生命。
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經引起血管收縮,一氧化碳降低血液攜氧能力,共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加速。吸煙者發(fā)生心肌梗死的概率顯著增高,冠狀動脈支架術后再狹窄風險增加。外周血管病變可表現(xiàn)為間歇性跛行,嚴重者需進行血管旁路移植術。
煙草含有的苯并芘等致癌物可誘發(fā)基因突變,除肺癌外還可導致喉癌、膀胱癌等多種惡性腫瘤。吸煙量與腫瘤發(fā)生呈劑量效應關系,吸煙者肺癌死亡率是非吸煙者的15-30倍。即使每日吸煙量少,長期累積仍會顯著增加患癌概率。
尼古丁抑制胰腺碳酸氫鹽分泌,破壞胃黏膜屏障,易引發(fā)消化性潰瘍。吸煙延緩潰瘍愈合,增加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的失敗率。長期吸煙還與食管反流、巴雷特食管等疾病相關,可能進展為食管腺癌。
吸煙導致男性精子質量下降、勃起功能障礙,女性卵泡儲備減少、絕經期提前。孕婦吸煙會增加流產、早產和胎兒畸形的風險。二手煙暴露同樣會影響家庭成員生育健康,兒童期接觸會增加成年后不孕不育概率。
戒煙后身體各系統(tǒng)功能會逐步恢復,建議采用尼古丁替代療法如尼古丁貼片配合行為干預。保持規(guī)律運動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減輕氧化應激損傷。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查、低劑量螺旋CT篩查等體檢項目,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吸煙相關疾病。建立無煙家庭環(huán)境,避免復吸誘因,必要時可尋求專業(yè)戒煙門診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