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食療保健 > 食療保健
喝山藥湯有助于健脾益胃、潤肺止咳、補腎固精、調(diào)節(jié)血糖、增強免疫力。山藥含有豐富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黏液蛋白等活性成分,適合脾胃虛弱、肺虛咳喘、腎虛遺精及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
山藥中的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分解淀粉和蛋白質(zhì)。黏液蛋白可保護胃黏膜,緩解慢性胃炎引起的腹脹、食欲不振。胃腸功能紊亂者可將鮮山藥與粳米煮粥,或搭配茯苓、白術(shù)等藥材燉湯。
山藥含有的皂苷和黏液質(zhì)具有潤滑呼吸道作用,對干咳無痰或痰少黏稠的肺燥咳嗽有緩解效果。肺虛久咳者可搭配杏仁、百合燉湯,支氣管炎患者建議配合使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或蜜煉川貝枇杷膏。
山藥中的薯蕷皂苷能調(diào)節(jié)性激素水平,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夜尿頻多。男性遺精滑泄者可配伍芡實、蓮子,女性白帶過多宜搭配白果、薏苡仁。嚴重腎虛需聯(lián)合金匱腎氣丸或五子衍宗丸治療。
山藥多糖可延緩腸道葡萄糖吸收,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糖尿病患者可用鮮山藥代替部分主食,配合格列美脲片或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但需注意山藥淀粉含量較高,食用后需減少相應主食攝入量。
山藥富含維生素C、鋅和硒等微量元素,能促進淋巴細胞增殖。術(shù)后體虛或易感冒人群可搭配黃芪、枸杞燉湯,腫瘤患者放化療期間可配合使用脾氨肽口服凍干粉或胸腺肽腸溶膠囊。
建議選擇表皮光滑、斷面黏稠的新鮮山藥制作湯品,每周食用2-3次為宜。糖尿病患者需監(jiān)測餐后血糖,過敏體質(zhì)者首次食用應少量嘗試。避免與堿性食物同煮破壞淀粉酶活性,胃腸脹氣者可加入陳皮、砂仁理氣。出現(xiàn)皮膚瘙癢、腹瀉等不適需立即停用并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