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食療保健 > 食療保健
深色葉菜類食物對貧血有幫助,可輔助改善缺鐵性貧血。深色葉菜類食物富含鐵、葉酸、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素,有助于促進血紅蛋白合成和紅細胞生成。但需結合其他補鐵措施,嚴重貧血需遵醫(yī)囑治療。
菠菜、莧菜等深色葉菜含有非血紅素鐵,雖吸收率低于動物性食物,但維生素C可提升其吸收率。建議搭配柑橘類水果或青椒食用,避免與咖啡、濃茶同餐影響吸收。長期適量攝入對輕度缺鐵性貧血有改善作用。
芥菜、油菜等富含葉酸,是紅細胞成熟必需物質。葉酸缺乏會導致巨幼細胞性貧血,每日攝入400微克葉酸可預防。烹飪時急火快炒減少營養(yǎng)流失,備孕女性及孕婦尤需重視葉菜攝入。
深色葉菜中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K可分別促進鐵吸收和凝血功能。紫背天葵、空心菜等同時含類胡蘿卜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改善貧血患者的疲勞癥狀。建議多樣化選擇不同種類葉菜。
葉菜中膳食纖維可能干擾礦物質吸收,胃腸功能弱者需控制單次攝入量。可將葉菜焯水后烹調,減少草酸含量。貧血合并消化不良者應搭配易消化的動物肝臟或紅肉食用。
植物性鐵吸收率僅2-20%,重度貧血需配合硫酸亞鐵片、右旋糖酐鐵口服液等藥物。地中海貧血等遺傳性貧血患者應遵醫(yī)囑調整飲食,不可僅依賴葉菜改善。
建議貧血患者每周攝入深色葉菜3-5次,每次100-150克,配合瘦肉、動物血等優(yōu)質蛋白。避免與鈣劑同服,餐后2小時再飲用茶類。定期監(jiān)測血常規(guī),中重度貧血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等藥物,并排查消化道出血等潛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