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飲食健康 > 飲食健康
具有藥用價值的貝類主要有牡蠣、珍珠母、蛤殼、鮑魚殼等,這些貝類在中醫(yī)理論中具有特定功效,可遵醫(yī)囑用于相應病癥的調理或治療。
牡蠣殼經煅制后稱為煅牡蠣,具有平肝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頭暈目眩、瘰疬痰核等癥狀。其碳酸鈣含量較高,需配伍其他藥物使用。
珍珠貝類外殼制成的珍珠母可安神定驚,多用于心悸失眠、驚癇抽搐等癥。其含有的碳酸鈣和氨基酸成分需經專業(yè)炮制后入藥。
文蛤或青蛤的貝殼煅制后稱海蛤殼,具有清熱化痰功效,適用于肺熱咳嗽、痰稠難咯等癥狀。臨床常與瓜蔞、浙貝母等配伍使用。
鮑魚殼又稱石決明,是治療目赤翳障的常用藥材,具有平肝熄風、清肝明目作用。需打碎先煎以充分釋放有效成分。
藥用貝類均需經專業(yè)炮制處理,不建議自行采集使用。服用含貝類藥物期間應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脾胃虛寒者需謹慎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