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飲食健康 > 飲食健康
拉肚子時一般不建議喝牛奶,可能加重腹瀉癥狀。腹瀉期間胃腸功能較弱,牛奶中的乳糖可能難以消化吸收。
腹瀉期間腸道黏膜受損,乳糖酶分泌減少,飲用牛奶可能導致乳糖不耐受癥狀加重。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質需要更多消化酶分解,可能增加胃腸負擔。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較高,可能刺激腸道蠕動,延長腹瀉恢復時間。部分人群對牛奶蛋白過敏,飲用后可能誘發(fā)或加重腹痛、腹脹等不適。
少數(shù)乳糖耐受良好的人群在輕度腹瀉時,可少量飲用低乳糖牛奶或酸奶。發(fā)酵乳制品中的乳糖已被部分分解,可能更易消化吸收。但急性水樣便或感染性腹瀉期間仍應避免。嚴重腹瀉伴脫水時,更應優(yōu)先補充電解質溶液而非乳制品。
腹瀉恢復期可逐漸嘗試少量低脂乳制品,觀察耐受情況。建議選擇低乳糖牛奶、酸奶等易消化品類,避免空腹飲用。若飲用后出現(xiàn)腹脹、腸鳴等不適,應暫停并咨詢醫(yī)生。腹瀉期間宜選擇米湯、稀粥等低渣飲食,待癥狀緩解2-3天后再逐步恢復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