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問答 > 營養(yǎng)科學 > 食療保健 > 食療保健
食物中膳食纖維缺乏可能增加便秘、胃腸功能紊亂、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健康風險。膳食纖維是維持消化系統(tǒng)健康、調節(jié)血糖血脂的重要營養(yǎng)素,長期攝入不足會導致多種代謝性疾病。
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并增加糞便體積。缺乏時腸道蠕動減緩,糞便在結腸停留時間延長,水分被過度吸收導致干硬。長期便秘可能誘發(fā)痔瘡或腸憩室病。建議通過全谷物、豆類、西藍花等補充膳食纖維,同時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
膳食纖維是腸道益生菌的主要營養(yǎng)來源。攝入不足會導致菌群失衡,引發(fā)腹脹、腹瀉等腸易激綜合征癥狀。部分人群可能出現(xiàn)胃酸反流??蛇m量增加燕麥、蘋果、奇亞籽等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
膳食纖維能延長飽腹感并減緩糖分吸收。缺乏時更容易出現(xiàn)暴飲暴食和血糖波動,促使脂肪堆積。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低膳食纖維飲食與體重增長呈正相關。建議用糙米替代精白米,選擇帶皮水果蔬菜。
可溶性膳食纖維能與膽汁酸結合促進膽固醇排泄。長期缺乏可能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可使冠心病風險降低。
膳食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缺乏時會加劇餐后血糖波動,長期可能誘發(fā)胰島素抵抗。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量不低于普通人群的1.5倍。
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可通過多樣化飲食實現(xiàn):早餐選擇燕麥片搭配漿果,午餐增加雜糧飯和涼拌菜,晚餐食用菌菇類蔬菜。注意逐步增加攝入量以避免腹脹,同時保證充足飲水。特殊人群如炎癥性腸病患者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膳食纖維攝入類型和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