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慢性并發(fā)癥有哪些
糖尿病的慢性并發(fā)癥主要有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及大血管病變等。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導致多器官損傷,需定期監(jiān)測并規(guī)范治療。
1、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并發(fā)癥,早期表現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可能進展為腎功能衰竭。發(fā)病與長期高血糖、高血壓及遺傳因素相關。治療需控制血糖血壓,限制蛋白攝入,必要時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片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如纈沙坦膠囊。
2、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分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高血糖損傷視網膜微血管,引發(fā)出血、滲出及新生血管形成?;颊咝杳磕暄鄣讬z查,控制血糖血脂,嚴重者可接受激光治療或玻璃體切除術。
3、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表現為四肢麻木、刺痛或感覺減退,可能與代謝異常、微循環(huán)障礙有關。治療包括血糖管理、營養(yǎng)神經藥物如甲鈷胺片,疼痛明顯者可遵醫(yī)囑使用普瑞巴林膠囊。
4、糖尿病足
因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共同作用,導致足部潰瘍、感染甚至截肢。日常需保持足部清潔干燥,避免外傷,潰瘍患者需清創(chuàng)換藥,嚴重感染時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片。
5、大血管病變
包括冠心病、腦卒中和外周動脈疾病,與胰島素抵抗、脂代謝紊亂相關。需綜合控制血糖、血壓、血脂,抗血小板治療如阿司匹林腸溶片,必要時行血管介入手術。
糖尿病患者應堅持低糖低脂飲食,每日適量運動如快走或游泳,避免吸煙飲酒。定期監(jiān)測血糖及并發(fā)癥相關指標,足部檢查建議每日進行。出現視力模糊、水腫、胸痛等癥狀時及時就醫(yī),所有藥物使用需嚴格遵循醫(yī)囑,不可自行調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