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壓怎么測量
下肢血壓測量通常采用腘動脈聽診法或自動血壓計測量法,需使用專用下肢袖帶并保持測量姿勢正確。
測量下肢血壓前需準備長度超過大腿周徑百分之七十五的專用袖帶,受測者取俯臥位或仰臥位屈膝,將袖帶綁于大腿下段距腘窩三厘米處,聽診器置于腘動脈搏動點。自動電子血壓計需選擇下肢模式,袖帶纏繞位置相同。測量過程中保持肢體放松,避免說話或移動。收縮壓讀數以聽到第一聲柯氏音為準,舒張壓以聲音消失為界。健康成人下肢血壓通常比上肢高二十至四十毫米汞柱,若差值異常需警惕主動脈縮窄或大動脈炎等疾病。
對于臥床患者可采用側臥位測量,需確保袖帶與心臟處于同一水平面。兒童測量應選用合適尺寸的兒童專用袖帶,肥胖人群需使用加長型袖帶以避免誤差。糖尿病患者建議定期監(jiān)測下肢血壓以評估外周動脈狀況。使用汞柱血壓計時需注意放氣速度控制在每秒二至三毫米汞柱,電子血壓計需定期校準。
日常監(jiān)測下肢血壓應選擇固定時間段,避免運動后或餐后立即測量。長期臥床者需注意變換體位后等待五分鐘再測量。高血壓患者建議建立下肢血壓記錄檔案,每次測量需間隔兩分鐘重復兩次取平均值。冬季測量前應確保室內溫度適宜,避免寒冷導致血管收縮影響結果。發(fā)現雙下肢血壓差值超過十五毫米汞柱或與上肢血壓倒置時,應及時就醫(yī)排查血管病變。居家監(jiān)測建議選擇經過驗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若需下肢測量可至醫(yī)療機構由專業(yè)人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