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是什么樣子的
子宮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中的重要器官,呈倒置的梨形,位于盆腔中央,前鄰膀胱后靠直腸。子宮主要由子宮體和子宮頸兩部分構成,成年女性未孕時子宮長約7-8厘米,寬4-5厘米,厚2-3厘米,重約50克,內壁覆蓋子宮內膜,具有周期性變化的特點。
1、形態(tài)結構
子宮分為底、體、頸三部分。子宮底為輸卵管入口上方的圓形隆起,子宮體占中部三分之二,呈三角形空腔,下端變細形成子宮峽部連接宮頸。宮頸呈圓柱形突入陰道,中央為宮頸管。子宮壁由內向外分為內膜層、肌層和漿膜層,肌層由平滑肌構成,妊娠期可增厚至2.5厘米。
2、位置固定
子宮依靠圓韌帶、主韌帶、宮骶韌帶和闊韌帶維持位置。圓韌帶防止子宮后傾,主韌帶固定宮頸位置,宮骶韌帶將宮頸向后上方牽引,闊韌帶限制子宮向兩側移動。膀胱充盈時可使子宮后傾,直腸充盈時則推動子宮前傾。
3、內膜周期
子宮內膜受雌激素和孕激素調節(jié),每月經(jīng)歷增殖期、分泌期和月經(jīng)期變化。增殖期內膜增厚至3-5毫米,分泌期腺體擴張分泌營養(yǎng)液,若未受孕則內膜脫落形成月經(jīng)。絕經(jīng)后內膜萎縮變薄,厚度不足1毫米。
4、妊娠變化
妊娠期子宮肌細胞可增大20倍,宮腔容量從10毫升增至5000毫升。妊娠12周子宮超出盆腔,20周達臍部,36周抵劍突下。分娩后子宮迅速縮小,6周恢復孕前狀態(tài),但較未孕時稍大。
5、血管神經(jīng)
子宮動脈來自髂內動脈,靜脈叢匯入髂內靜脈。交感神經(jīng)使血管收縮肌肉緊張,副交感神經(jīng)促進血管舒張。宮頸對牽拉敏感而宮底對壓力敏感,分娩疼痛主要來自宮頸擴張和子宮收縮。
建議女性每年進行婦科檢查,通過超聲可觀察子宮形態(tài)變化。日常注意會陰清潔,避免久坐壓迫盆腔,經(jīng)期忌食生冷刺激食物。出現(xiàn)異常出血、持續(xù)痛經(jīng)或下腹墜脹時應及時就醫(yī),排除子宮肌瘤、腺肌癥等病變。備孕女性可通過基礎體溫監(jiān)測了解子宮內膜周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