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手法復位
腰椎間盤突出可通過手法復位、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方式緩解癥狀。手法復位需由專業(yè)醫(yī)師操作,主要適用于輕度椎間盤突出且無嚴重神經(jīng)壓迫的患者。
手法復位通過特定推拿技術調整椎間盤位置,減輕對神經(jīng)根的壓迫。操作前需結合影像學檢查明確突出類型和程度,常見技術包括旋轉復位法、側扳法和牽引復位法。治療過程中可能伴隨輕微彈響感,但需避免暴力操作。部分患者復位后可能出現(xiàn)短暫肌肉酸痛,通常1-3天可自行緩解。該方式對纖維環(huán)未完全破裂的膨出型效果較好,需配合腰背肌功能鍛煉鞏固療效。
藥物治療常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緩解炎癥反應,配合甲鈷胺片營養(yǎng)神經(jīng)。物理治療可采用超短波、中頻電刺激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急性期需嚴格臥床2-3周,使用硬板床并保持腰椎生理曲度?;謴推趹宕餮鼑Wo,避免彎腰提重物等動作。若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或出現(xiàn)馬尾綜合征等嚴重神經(jīng)癥狀,則需考慮椎間孔鏡手術等介入治療。
日常應保持正確坐姿,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建議每半小時起身活動。睡眠時選擇硬度適中的床墊,側臥時雙腿間可夾枕頭減輕腰椎壓力。規(guī)律進行游泳、小燕飛等低沖擊運動增強核心肌群力量,體重超標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涼,搬重物時應屈膝下蹲而非彎腰。飲食注意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適度曬太陽促進骨骼健康。若出現(xiàn)下肢放射痛加重或大小便功能障礙需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