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什么去濕氣
夏季祛濕可適量食用薏米、赤小豆、山藥、冬瓜、綠豆等食物,也可遵醫(yī)囑使用參苓白術散、藿香正氣水、香砂六君丸、五苓膠囊、二妙丸等藥物。建議根據體質調整飲食,必要時就醫(yī)辨證用藥。
一、食物
1、薏米
薏米性微寒,歸脾肺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的功效。適合濕熱內蘊引起的肢體浮腫、小便不利。可煮粥或與赤小豆搭配食用,脾胃虛寒者需炒制后使用。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消腫解毒,對濕熱下注導致的腳氣、濕疹有幫助。常與薏米配伍增強祛濕效果,可制作紅豆薏米湯,腎功能不全者應控制攝入量。
3、山藥
山藥補脾益肺固腎,適合脾虛濕盛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鮮品可清炒或燉湯,干品多用于煮粥,糖尿病患者需監(jiān)測血糖變化。
4、冬瓜
冬瓜皮利水功效顯著,適用于暑濕煩渴、小便短赤。建議連皮煮湯食用,體質虛寒者宜加生姜調和,腎病患者需限制大量攝入。
5、綠豆
綠豆清熱解毒消暑,對暑濕型痱子、口瘡有效??芍缶G豆湯飲用,服用溫補中藥期間應間隔2小時食用,避免藥效相抵。
二、藥物
1、參苓白術散
含人參、茯苓等成分,主治脾虛濕困型腹瀉。適用于食欲減退、四肢困重,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感冒發(fā)熱患者不宜使用。
2、藿香正氣水
含廣藿香、紫蘇等,針對暑濕感冒伴惡心嘔吐。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者適用,酒精過敏者應選擇無醇劑型,不宜與頭孢類藥物同服。
3、香砂六君丸
由木香、砂仁等組成,改善脾虛氣滯的脘腹脹滿。適用于濕阻中焦型消化不良,孕婦及陰虛火旺者慎用,服藥期間保持飲食清淡。
4、五苓膠囊
含茯苓、澤瀉等,治療水濕內停引起的水腫。對小便不利、頭暈目眩有效,嚴重腎功能障礙者需醫(yī)生指導使用,注意電解質平衡。
5、二妙丸
黃柏、蒼術配伍,專治濕熱下注的足膝腫痛。適用于下肢濕疹、女性帶下色黃,脾胃虛寒者應配伍溫中藥,避免長期連續(xù)服用。
夏季祛濕需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配合,避免長期處于潮濕環(huán)境,空調溫度不宜過低,適量運動促進排汗,夜間可用艾葉泡腳增強血液循環(huán)。濕熱體質者應減少肥甘厚味攝入,脾虛人群忌食生冷瓜果。若出現(xiàn)持續(xù)頭重如裹、關節(jié)酸痛等嚴重癥狀,建議到中醫(yī)科進行體質辨識,避免自行長期服用祛濕藥物導致電解質紊亂或脾胃損傷。日??捎^察舌苔厚膩程度及大便性狀,及時調整祛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