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得了甲溝炎怎么治療
甲溝炎可通過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拔甲術、物理治療、日常護理等方式治療。甲溝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外傷、嵌甲、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早期甲溝炎可使用碘伏溶液或醫(yī)用酒精對患處進行消毒,每日重復進行2-3次。消毒時需輕柔清除分泌物,避免用力擠壓導致感染擴散。消毒后保持患處干燥,可配合使用無菌敷料覆蓋。
2、外用抗生素
合并紅腫熱痛時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藥膏。藥物需均勻涂抹于甲周紅腫區(qū)域,厚度約1毫米。用藥前需清潔患處,避免與眼周黏膜接觸。若用藥3天無改善需就醫(yī)。
3、拔甲術
反復發(fā)作或形成甲下膿腫時需行部分拔甲術。手術在局麻下切除病變甲板并引流膿液,術后需定期換藥。常見術式包括楔形切除法和全甲拔除法,術后2周內避免患趾負重。
4、物理治療
慢性甲溝炎可采用紫外線照射或激光治療。紫外線通過殺菌消炎作用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每周治療2-3次。激光治療能精準作用于病變組織,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需在專業(yè)機構操作。
5、日常護理
修剪指甲時應保留1-2毫米白色邊緣,避免修剪過短。選擇透氣鞋襪并保持足部干燥,每日用溫水清洗后徹底擦干。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發(fā)現(xiàn)甲床異常及時就醫(yī)。
甲溝炎患者應避免穿尖頭鞋或高跟鞋減少趾甲受壓,運動時選擇寬松透氣的運動鞋。飲食注意補充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C促進傷口愈合,限制高糖食物攝入。恢復期間避免游泳、泡溫泉等長時間浸水活動,出現(xiàn)發(fā)熱或紅腫擴散需立即就醫(yī)。定期檢查足部情況,尤其是有糖尿病或周圍血管病變的患者更需加強日常足部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