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該怎么辦
骨折后可通過固定制動、冷敷鎮(zhèn)痛、藥物治療、康復訓練、手術治療等方式處理。骨折通常由外傷、骨質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復應力、暴力撞擊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動
骨折后需立即用夾板或支具固定患肢,避免骨折端移動造成二次損傷。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懸吊,下肢骨折需保持伸直位搬運。固定范圍需超過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jié),如小腿骨折應固定踝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固定后需觀察肢體末端血液循環(huán),若出現(xiàn)青紫、麻木需及時調整松緊度。
2、冷敷鎮(zhèn)痛
傷后48小時內可用冰袋間斷冷敷患處,每次15-20分鐘,間隔1小時重復進行。冷敷能收縮血管減輕腫脹,降低局部代謝緩解疼痛。禁止直接將冰塊接觸皮膚,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凍傷??勺襻t(y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等藥物輔助鎮(zhèn)痛。
3、藥物治療
開放性骨折需預防性使用頭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抗生素。骨質疏松性骨折需配合阿侖膦酸鈉片、碳酸鈣D3片等抗骨質疏松治療。疼痛明顯者可短期使用塞來昔布膠囊、洛索洛芬鈉片等非甾體抗炎藥。所有藥物均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調整劑量。
4、康復訓練
骨折愈合中期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被動關節(jié)活動,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jié)僵硬。拆除外固定后逐步開展主動屈伸訓練,配合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下肢骨折恢復期需拄拐部分負重,逐步過渡到完全負重行走??祻瓦^程中出現(xiàn)異常疼痛或腫脹需暫停訓練并復查。
5、手術治療
移位明顯的粉碎性骨折、關節(jié)內骨折等需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常用鋼板螺釘或髓內釘固定。開放性骨折需急診清創(chuàng)后外固定支架固定。術后需定期換藥觀察傷口,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內固定物一般需1-2年后根據(jù)愈合情況決定是否取出。
骨折后需保持均衡飲食,適當增加牛奶、魚肉、豆制品等富含鈣和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康復期避免吸煙飲酒,防止影響骨骼愈合。定期復查X線觀察骨折對位和愈合情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逐步恢復日?;顒印EP床患者需勤翻身預防壓瘡,進行呼吸訓練防止肺部感染。出現(xiàn)患肢劇烈疼痛、感覺異常或發(fā)熱等癥狀需及時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