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測自己有沒有得乙肝好測嗎
自測乙肝可以通過乙肝表面抗原檢測試紙初步篩查,但確診仍需醫(yī)院實驗室檢測。乙肝檢測方式主要有乙肝五項檢測、乙肝病毒DNA檢測、肝功能檢查、肝臟超聲檢查、肝穿刺活檢等。
1、乙肝五項檢測
乙肝五項檢測是臨床最常用的篩查方法,通過抽血檢查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和核心抗體。若表面抗原陽性提示存在乙肝病毒感染,需進一步結合其他指標判斷感染狀態(tài)。該檢測在醫(yī)院檢驗科或疾控中心均可完成,通常1-2小時出結果。
2、乙肝病毒DNA檢測
通過PCR技術定量檢測血液中乙肝病毒載量,能直接反映病毒復制活躍程度。病毒載量超過2000IU/ml時具有傳染性,數(shù)值越高提示肝損傷風險越大。該檢測對評估抗病毒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需在三級醫(yī)院實驗室進行。
3、肝功能檢查
通過檢測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總膽紅素等指標評估肝臟損傷程度。轉氨酶持續(xù)升高超過正常值2倍時,提示存在明顯肝細胞炎癥。該檢查可與乙肝五項同步進行,但需空腹8小時以上抽血。
4、肝臟超聲檢查
無創(chuàng)影像學檢查能發(fā)現(xiàn)肝臟形態(tài)改變、脾臟腫大等異常,對肝硬化、肝癌的早期篩查有重要價值。檢查前需禁食6小時,通過超聲波反射成像觀察肝臟實質結構,全程約15分鐘。
5、肝穿刺活檢
在超聲引導下用細針獲取肝組織標本,通過病理檢查明確肝臟炎癥分級和纖維化分期。這是診斷乙肝相關肝硬化的金標準,但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通常僅在病情復雜時采用。
建議有高危暴露史者每6個月復查乙肝五項和肝功能,避免飲酒和濫用藥物。日常應保證充足睡眠,適量攝入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避免腌制、霉變食物。若檢測發(fā)現(xiàn)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應及時感染科就診,遵醫(yī)囑進行抗病毒治療和定期隨訪。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感染最有效的方式,未接種者應盡快完成0-1-6月的三針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