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菽的好處與功效
蜀菽一般是指花椒,具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止癢等功效,適量食用有助于促進消化、緩解疼痛、改善食欲不振等問題。
一、溫中散寒
花椒性溫,歸脾、胃、腎經(jīng),能幫助驅(qū)散體內(nèi)寒邪,緩解因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癥狀。對于冬季手腳冰涼或受涼后胃腸不適的人群,可用花椒5-10粒煮水飲用,或與生姜配伍增強效果。需注意陰虛火旺者慎用。
二、除濕止痛
花椒所含的揮發(fā)油和生物堿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可減輕關(guān)節(jié)肌肉疼痛。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患者可將花椒50克與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擦患處。其燥濕特性對濕疹瘙癢也有緩解作用,但皮膚破損時禁用。
三、促進消化
花椒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餐后腹脹或食欲減退時,可在菜肴中加入3-5?;ń氛{(diào)味。臨床常用花椒與蒼術(shù)、厚樸等配伍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木香順氣丸含花椒成分。
四、抗菌驅(qū)蟲
花椒中的檸檬烯、芳樟醇等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民間常用花椒水清洗果蔬或浸泡衣物防蛀?;紫x病患兒可用花椒10克配伍烏梅煎服,但須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五、調(diào)節(jié)血壓
動物實驗顯示花椒提取物具有輕度降壓作用,可能與擴張血管有關(guān)。高血壓患者可日常少量使用花椒替代部分食鹽,但不可替代降壓藥物。低血壓人群應控制攝入量。
花椒作為藥食兩用材料,建議每日食用量不超過3克,過量可能引起口干、咽喉腫痛等上火癥狀。烹飪時建議整粒使用便于挑揀,避免直接吞咽刺激消化道。孕婦、哺乳期婦女及有潰瘍病史者應謹慎食用。若需藥用,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下配伍使用,避免與溫熱性質(zhì)藥材長期同用。保存時應密封防潮,避免香氣揮發(fā)降低藥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