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應該喝什么
立秋后可以適量飲用百合蓮子湯、銀耳羹、蜂蜜柚子茶、菊花枸杞茶、姜棗茶等飲品,有助于滋陰潤燥、調(diào)理脾胃。若存在特殊體質(zhì)或疾病,可遵醫(yī)囑使用生脈飲、玉屏風顆粒、養(yǎng)陰清肺口服液、藿香正氣口服液、秋梨潤肺膏等藥物。
一、食物
1、百合蓮子湯
百合蓮子湯適合立秋后飲用,百合能清心安神,蓮子可健脾益腎。兩者搭配有助于緩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咽燥、心煩失眠。建議選用鮮百合與干蓮子同煮,小火慢燉至湯汁濃稠,可加入少量冰糖調(diào)味。脾胃虛寒者應減少蓮子用量。
2、銀耳羹
銀耳富含植物膠質(zhì),具有滋陰潤肺功效,適合緩解秋季皮膚干燥、咳嗽等癥狀。制作時可搭配紅棗、枸杞增強補血效果,糖尿病患者建議用代糖替代冰糖。隔夜銀耳易滋生細菌,需現(xiàn)做現(xiàn)食。
3、蜂蜜柚子茶
蜂蜜柚子茶能潤腸通便、化痰止咳,適合秋季溫差大導致的感冒初期飲用。自制時需將柚子皮充分焯水去苦味,加入蜂蜜后密封冷藏保存。胃酸過多者應稀釋飲用,1歲以下嬰兒禁用蜂蜜。
4、菊花枸杞茶
菊花枸杞茶可清肝明目,緩解秋燥引起的眼睛干澀、頭痛癥狀。杭白菊與寧夏枸杞以1:2比例沖泡,體質(zhì)偏寒者可加2-3片生姜。長期服用抗凝藥物者需控制菊花用量。
5、姜棗茶
姜棗茶能溫中散寒,適合立秋后胃腸功能減弱的人群。選用老姜與去核紅棗煮沸,晨起空腹飲用效果更佳。陰虛火旺者應減少姜片用量,避免午后飲用影響睡眠。
二、藥物
1、生脈飲
生脈飲適用于氣陰兩虛引起的秋季乏力、心悸,含人參、麥冬等成分能益氣復脈。服用期間忌食蘿卜、濃茶,高血壓患者需監(jiān)測血壓變化。感冒發(fā)熱時應暫停使用。
2、玉屏風顆粒
玉屏風顆??稍鰪娦l(wèi)表功能,預防秋季反復感冒。黃芪、白術(shù)等成分能固表止汗,適合過敏性鼻炎患者換季時服用。服藥期間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外感發(fā)熱時禁用。
3、養(yǎng)陰清肺口服液
養(yǎng)陰清肺口服液針對秋燥傷肺導致的干咳無痰,含地黃、麥冬等滋陰藥材。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需配合抗生素使用,糖尿病患者應選擇無糖劑型。
4、藿香正氣口服液
藿香正氣口服液能化濕和中,改善夏秋之交的胃腸型感冒癥狀。服藥后30分鐘內(nèi)避免服用乳制品,酒精過敏者需選擇不含酒精的劑型。嚴重脫水患者應配合補液治療。
5、秋梨潤肺膏
秋梨潤肺膏適用于肺熱津傷引起的咽痛聲嘶,以梨汁為主料配伍川貝母等藥材。直接含服效果優(yōu)于沖服,痰多清稀者慎用。服藥期間需忌食生冷油膩。
立秋后飲食需遵循少辛增酸原則,適量增加山藥、蓮藕、荸薺等白色食物攝入。每日飲水保持在1500-2000毫升,可交替飲用上述飲品避免單一。早晚溫差較大時注意及時增減衣物,適度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出現(xiàn)持續(xù)咳嗽、腹瀉等癥狀超過3天應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長期服用中藥制劑。特殊體質(zhì)者飲用養(yǎng)生茶飲前建議咨詢中醫(yī)師進行體質(zhì)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