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治療胎盤早剝
胎盤早剝可通過緊急剖宮產、輸血治療、子宮動脈栓塞術、硫酸鎂抑制宮縮、糾正凝血功能障礙等方式治療。胎盤早剝通常由妊娠期高血壓、腹部外傷、羊水過多、多胎妊娠、吸煙等因素引起,表現(xiàn)為陰道出血、腹痛、胎心異常等癥狀。

1、緊急剖宮產
胎盤早剝程度嚴重時需立即終止妊娠,緊急剖宮產是挽救母嬰生命的關鍵措施。手術需在30分鐘內完成,剝離面積超過50%或胎兒窘迫是明確手術指征。術后需監(jiān)測產婦血壓、血紅蛋白及凝血功能,預防產后出血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2、輸血治療
大量失血患者需快速建立靜脈通道輸注紅細胞懸液和新鮮冰凍血漿,維持血紅蛋白大于80g/L。輸血同時要補充凝血因子,每輸4單位紅細胞需配合1單位血漿。對于Rh陰性產婦還需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預防同種免疫。
3、子宮動脈栓塞術
介入放射科實施的子宮動脈栓塞能有效控制剝離面出血,適用于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但持續(xù)滲血的患者。術后24小時需絕對臥床,觀察下肢動脈搏動和足背溫度變化,警惕血栓形成和子宮缺血壞死等并發(fā)癥。
4、硫酸鎂抑制宮縮
孕周不足34周的輕度胎盤早剝可使用硫酸鎂靜脈滴注抑制宮縮,負荷劑量4-6g稀釋后緩慢靜推,維持劑量1-2g/h。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膝反射、尿量和呼吸頻率,備好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以對抗鎂中毒。
5、糾正凝血功能障礙
重度胎盤早剝常合并凝血功能異常,需動態(tài)監(jiān)測D-二聚體和纖維蛋白原水平。纖維蛋白原低于1.5g/L時需輸注冷沉淀,同時靜脈注射維生素K1改善凝血因子合成。肝素抗凝治療僅適用于明確診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患者。
胎盤早剝患者出院后應嚴格避孕1-2年,再次妊娠前需評估基礎疾病控制情況。日常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保證每日優(yōu)質蛋白攝入不少于60g,定期監(jiān)測血壓和尿蛋白。出現(xiàn)下腹墜脹或陰道流液需立即就診,妊娠20周后建議每2周進行胎心監(jiān)護和超聲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