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妊高癥需要注意事項
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需重點關注體重管理、血壓監(jiān)測、營養(yǎng)補充、適度運動和定期產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可能與遺傳因素、營養(yǎng)失衡、血管功能異常、精神壓力及基礎疾病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血壓升高、蛋白尿、水腫等癥狀。
1、體重管理
孕期體重增長過快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風險,建議每周稱重并記錄。單胎妊娠的體重增長應控制在11-16公斤范圍內,雙胎妊娠不超過20公斤。避免高糖高脂飲食,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全麥面包,每日主食攝入量不超過300克。體重超標孕婦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制定個性化飲食計劃,配合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30分鐘每日。
2、血壓監(jiān)測
妊娠20周后需每周測量血壓2-3次,使用經過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正常血壓應低于140/90毫米汞柱,若兩次間隔4小時測量均超過此值需及時就醫(yī)。存在慢性高血壓的孕婦應從孕早期開始每日晨起空腹測量,注意避免測量前飲用咖啡或劇烈活動。血壓波動明顯或伴隨頭痛、視物模糊時應立即就診。
3、營養(yǎng)補充
每日鈣攝入量應達到1000-1200毫克,可食用300毫升牛奶、100克豆腐或遵醫(yī)囑服用碳酸鈣D3片。補充含DHA的孕期復合維生素有助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但需避免維生素A過量。增加膳食纖維攝入至每日25-30克,選擇西藍花、菠菜等深色蔬菜,同時限制鈉鹽攝入在5克以內。蛋白質應優(yōu)先選擇魚類、禽類等優(yōu)質蛋白,每周食用深海魚2-3次。
4、適度運動
推薦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孕期瑜伽、游泳或固定自行車。運動時心率不宜超過140次/分鐘,避免跳躍、仰臥動作。有先兆流產史的孕婦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床上踝泵運動等被動活動。運動前后需充分補水,出現宮縮頻繁或陰道流血應立即停止。
5、定期產檢
高危孕婦應從孕12周起每2周進行尿常規(guī)和肝腎功檢查,常規(guī)孕婦在20周后每月增加血壓監(jiān)測頻率。通過超聲多普勒監(jiān)測臍動脈血流阻力指數,當RI值超過0.6需警惕胎盤灌注不足。對于抗磷脂抗體陽性等免疫異常者,可能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預防血栓。產檢時應詳細告知醫(yī)生既往腎病、糖尿病等病史。
妊娠期需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盡量采取左側臥位改善子宮胎盤血流。保持環(huán)境溫度在22-26攝氏度之間,避免寒冷刺激引發(fā)血管痙攣。限制每日屏幕使用時間在4小時內,通過聽音樂、閱讀等方式緩解壓力。出現持續(xù)性上腹痛、少尿或胎動減少等異常時,應即刻前往醫(yī)院急診科就診。產后6周內仍需繼續(xù)監(jiān)測血壓變化,哺乳期補鈣建議延續(xù)至斷奶后3個月。
相關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