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里長了小白疙瘩是什么

關鍵詞: #疙瘩
關鍵詞: #疙瘩
眼角里長了小白疙瘩可能是瞼腺炎、結膜結石或脂肪粒等引起的。瞼腺炎是瞼板腺或睫毛毛囊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結膜結石是結膜上皮細胞和黏液堆積形成的黃白色顆粒,脂肪粒則是皮脂腺分泌異常導致的角質(zhì)囊腫。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
瞼腺炎俗稱麥粒腫,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早期表現(xiàn)為眼瞼紅腫熱痛,逐漸形成局部硬結并出現(xiàn)黃色膿點??勺襻t(yī)囑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紅霉素眼膏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控制感染。若膿腫成熟需切開排膿,切忌自行擠壓。
結膜結石是結膜上皮凹陷處堆積的細胞碎屑和鈣化物質(zhì),常見于慢性結膜炎患者。表現(xiàn)為瞼結膜面突起的黃白色小點,可能摩擦角膜引起異物感。表淺結石可在門診用針頭剔除,深層結石無須處理。平時需注意眼部衛(wèi)生,避免揉眼。
脂肪粒醫(yī)學上稱為粟丘疹,是表皮角質(zhì)囊腫的一種。與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角化異常有關,好發(fā)于眼周皮膚。表現(xiàn)為直徑1-2毫米的珍珠白色丘疹,無痛癢感。一般無須治療,若影響美觀可到醫(yī)院用消毒針頭挑除或激光處理。
由痘病毒引起的皮膚感染,可通過接觸傳播。特征為中央有臍凹的蠟樣光澤丘疹,擠壓可排出乳酪樣物質(zhì)。兒童多見,好發(fā)于眼瞼邊緣。治療可采用冷凍、刮除或外用咪喹莫特乳膏,需注意避免抓撓導致自體接種。
因外傷或炎癥導致表皮細胞植入真皮形成的良性腫物。生長緩慢的圓形皮下結節(jié),表面可能見黑色開口。繼發(fā)感染時會出現(xiàn)紅腫疼痛。小囊腫無須處理,增大明顯者可手術切除。日常應避免反復摩擦刺激囊腫部位。
日常需保持眼部清潔,避免使用油膩護膚品。洗臉時用溫水輕柔清洗眼周,不用臟手揉眼。飲食宜清淡,減少高糖高脂食物攝入。若疙瘩持續(xù)增大、發(fā)紅疼痛或影響視力,應及時到眼科就診。佩戴隱形眼鏡者需嚴格遵循護理流程,定期更換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