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的病該怎么護理呢
小兒五官科編輯
健康小靈通
小兒五官科編輯
健康小靈通
鵝口瘡可通過保持口腔清潔、調整飲食結構、避免刺激、局部用藥、增強免疫力等方式護理。鵝口瘡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現(xiàn)為口腔黏膜白色斑塊、進食疼痛等癥狀。

使用無菌棉簽蘸取碳酸氫鈉溶液輕柔擦拭口腔黏膜,每日重復進行3-4次。哺乳期嬰幼兒每次喂奶后需用溫開水清潔口腔,成人可用生理鹽水漱口。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刺激創(chuàng)面。
選擇溫涼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米湯、藕粉,避免過酸、過燙或堅硬食物。嬰幼兒可暫時改用寬口奶瓶減少摩擦,母乳喂養(yǎng)前母親需清潔乳頭。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優(yōu)質蛋白有助于黏膜修復。
禁用硬毛牙刷清潔口腔,改用硅膠指套牙刷。停止使用可能引發(fā)過敏的牙膏或口腔護理產品。成人需戒煙戒酒,嬰幼兒應避免吮吸手指或啃咬玩具等行為。
遵醫(yī)囑使用制霉菌素混懸液涂抹患處,或將制霉菌素片研磨成粉與甘油調勻后外敷。嚴重者可配合使用氟康唑口服溶液,但需嚴格遵循醫(yī)囑控制療程。用藥后30分鐘內避免進食飲水。
保證充足睡眠和適度運動,嬰幼兒可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合理補充含乳酸菌的輔食或益生菌制劑,維持腸道菌群平衡。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HIV感染者應持續(xù)進行抗病毒治療。

護理期間需每日觀察口腔黏膜變化,若白色斑塊擴散或出現(xiàn)發(fā)熱需及時復診。嬰幼兒鵝口瘡患者家長應定期消毒奶瓶、玩具等接觸物品,喂養(yǎng)前洗手并更換清潔圍兜。恢復期可逐步添加新鮮果蔬泥,但須避免柑橘類等酸性食物刺激。保持居住環(huán)境通風干燥,避免長期使用抗生素破壞正常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