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成年齲齒的危害
口腔科編輯
醫(yī)普觀察員
關鍵詞: #齲齒
口腔科編輯
醫(yī)普觀察員
關鍵詞: #齲齒
成年齲齒可通過日常口腔護理、藥物治療、填充修復、根管治療、拔牙手術等方式干預。齲齒通常由細菌感染、飲食結構失衡、口腔清潔不足、牙釉質損傷、唾液分泌減少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隨牙痛、敏感、牙齦腫脹、牙齒變色、咀嚼困難等癥狀。

堅持早晚刷牙并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線清理牙縫,減少食物殘渣滯留。飯后漱口可中和口腔酸性環(huán)境,抑制細菌繁殖。定期使用抗菌漱口水有助于控制牙菌斑。避免頻繁攝入高糖或酸性食物,戒煙限酒以降低齲齒風險。建議每半年接受一次專業(yè)潔牙和口腔檢查。
氟化鈉凝膠可局部涂抹增強牙釉質抗酸能力,適用于早期齲齒。氯己定含漱液能抑制致齲菌群,緩解牙齦炎癥。對乙酰氨基酚片可短期緩解齲齒引發(fā)的牙痛癥狀。使用藥物需嚴格遵循牙醫(yī)指導,不可自行長期用藥。藥物治療多作為輔助手段,需配合其他干預措施。
對于已形成齲洞的中度齲齒,可采用復合樹脂或玻璃離子水門汀進行充填。前牙推薦使用色澤匹配的光固化樹脂,后牙優(yōu)先選擇耐磨的銀汞合金。深齲接近牙髓時需先墊底保護再填充。修復后應避免咬硬物,定期檢查填充體完整性。

當齲壞波及牙髓引發(fā)劇烈疼痛時,需清除感染牙髓并根管消毒。治療分次完成,包括開髓引流、根管預備、藥物封填和永久充填。術后牙齒脆性增加,建議冠修復保護。根管治療能保留患牙但操作復雜,需選擇經驗豐富的牙體牙髓科醫(yī)師。
嚴重齲壞導致牙體大面積缺損或根尖周病變無法保留時,需手術拔除患牙。拔牙后需咬棉球止血,24小時內避免漱口。缺牙區(qū)建議3個月后種植修復或安裝義齒,防止鄰牙移位。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控制血糖后再行手術。

成年齲齒預防重于治療,建議使用軟毛牙刷和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潔舌苔。增加奶酪、堅果等富含鈣磷食物攝入,適量飲用綠茶抑制口腔細菌。出現(xiàn)冷熱敏感或牙面黑斑應及時就診,避免齲損加深。夜間磨牙者需佩戴咬合墊保護牙齒。孕婦等激素變化人群更需加強口腔保健,定期進行涂氟防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