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身增肌訓練方法
減肥經(jīng)驗編輯
健康萬事通
減肥經(jīng)驗編輯
健康萬事通
上半身增肌需要科學訓練與營養(yǎng)補充結合,重點包括胸肌、背肌、肩部和手臂的針對性訓練。
胸肌增長依賴推類動作刺激。平板臥推是最基礎的動作,建議采用4組×8-12次,重量選擇能完成標準動作的最大負荷。上斜啞鈴臥推側重上胸發(fā)展,動作軌跡更符合肌肉纖維走向。雙杠臂屈伸可激活胸肌下緣,身體前傾角度越大對胸肌刺激越深。訓練后補充20-30克乳清蛋白,配合快碳幫助肌肉修復。
引體向上是打造倒三角背部的黃金動作,初學者可用彈力帶輔助,每組做到力竭。杠鈴劃船保持脊柱中立位,肘部貼近身體向后劃動,重點刺激背闊肌。高位下拉調整握距可分別鍛煉背部寬度和厚度,下拉時肩胛骨下沉收縮。背部訓練易出現(xiàn)代償,建議錄制動作視頻檢查姿勢準確性。
站姿杠鈴推舉發(fā)展整體肩部圍度,注意避免腰椎超伸。側平舉使用4-6kg小重量多次數(shù),保持肘部微屈防止肌腱損傷。面拉訓練強化后束,改善圓肩體態(tài),繩索高度調整至眼睛位置。肩關節(jié)穩(wěn)定性訓練不可忽視,可加入彈力帶外旋動作預防肩峰撞擊。
窄距俯臥撐同步刺激肱三頭肌和胸肌內側,手掌間距小于肩寬。仰臥臂屈伸采用EZ杠鈴,下放時控制離心收縮。錘式彎舉側重肱肌發(fā)展,使用交替訓練法避免借力。手臂訓練建議放在大肌群訓練后,采用超級組模式提升代謝壓力。
采用線性周期增加負荷,每2周增加2.5-5kg重量。分化訓練選擇推拉腿模式,每周每個肌群訓練2次。記錄訓練日志追蹤進度,肌肉適應后更換動作順序。過度訓練會抑制肌肉生長,確保72小時相同肌群恢復時間。
增肌期每日蛋白質攝入量需達到1.6-2.2g/kg體重,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50%-60%。復合訓練動作優(yōu)先安排,孤立動作作為補充。睡眠質量直接影響生長激素分泌,保證7-9小時深度睡眠。訓練后補充BCAA可減少肌肉分解,肌酸提升訓練表現(xiàn)。定期進行體成分測試,肌肉增長理想速度為每月0.5-1kg純肌肉。訓練瓶頸期可嘗試遞減組、強迫組等進階技巧,但需注意動作標準度優(yōu)先于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