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后需要補充什么食物

健身后需補充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電解質(zhì)及微量營養(yǎng)素,推薦雞胸肉、香蕉、椰子水等食物。
高強度訓練會造成肌肉纖維微損傷,需20-40克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促進修復。乳清蛋白粉吸收速率達8-10克/小時,適合即時補充;煮雞蛋含6克完全蛋白且攜帶方便;三文魚提供歐米伽3脂肪酸,減輕運動后炎癥反應。素食者可選藜麥或豆腐,每100克含14克植物蛋白。
運動后30分鐘是糖原合成黃金期,每公斤體重需1-1.2克碳水化合物。紫薯升糖指數(shù)較低且富含花青素;燕麥片含β-葡聚糖可緩慢供能;香蕉含鎂元素預防運動后抽筋,單根約27克快碳適合即時補充。
每小時汗液流失鈉約900mg、鉀200mg。椰子水含天然電解質(zhì)且低糖,每250ml補鉀600mg;低脂酸奶兼顧鈣質(zhì)與鈉鉀補充;自制運動飲料可用檸檬汁+蜂蜜+微量鹽調(diào)配,避免商業(yè)飲料的高糖問題。
自由基在運動后增加2-3倍,藍莓含花青素清除自由基效率比維生素E高50倍;菠菜富含α-硫辛酸增強線粒體功能;堅果類提供維生素E,每天15克杏仁可滿足54%日需量。
每流失1%體重水分會降低2%運動表現(xiàn)。運動后2小時內(nèi)分次飲用體重kg×1.5倍的毫升數(shù),水溫保持15-20℃促進吸收。添加少量果汁可提升飲水意愿,但糖分需控制在6%以下。
運動后飲食需遵循4:1的碳水蛋白比例,例如200克烤紅薯配100克雞胸肉。避免高脂食物延緩吸收,訓練后1小時可進行30分鐘低強度有氧促進乳酸代謝。長期大強度訓練者建議定期檢測鐵蛋白水平,女性運動員每日需補充18mg鐵劑預防運動性貧血。乳制品攝入需與補鐵間隔2小時,鈣質(zhì)會影響鐵吸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