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瓣關閉不全的治療

三尖瓣關閉不全可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主要治療方式有強心藥物、利尿藥物、血管擴張藥物、瓣膜修復手術、瓣膜置換手術等。三尖瓣關閉不全可能與風濕性心臟病、感染性心內膜炎、肺動脈高壓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活動后氣促等癥狀。
地高辛片等強心藥物可增強心肌收縮力,適用于合并心力衰竭的三尖瓣關閉不全患者。該類藥物通過抑制心肌細胞鈉鉀泵提高細胞內鈣離子濃度,但需警惕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使用期間需定期監(jiān)測血藥濃度及心電圖變化,避免與奎尼丁等藥物聯用。
呋塞米片等袢利尿劑能減輕體液潴留,緩解患者下肢水腫及肝淤血癥狀。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電解質平衡,防止低鉀血癥發(fā)生。托拉塞米片作為新型利尿劑具有更長作用時間,適合夜間癥狀加重的患者。
硝酸異山梨酯片等血管擴張劑可降低肺動脈壓力,減輕右心負荷。對于繼發(fā)于肺動脈高壓的三尖瓣關閉不全效果顯著。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能維持更穩(wěn)定的血藥濃度,減少給藥次數。
對于瓣葉脫垂但結構尚完整的患者,可采用人工腱索植入或瓣環(huán)成形術進行修復。該術式能保留自體瓣膜功能,術后無須長期抗凝。術中經食管超聲心動圖可實時評估修復效果。
嚴重瓣膜毀損者需行生物瓣或機械瓣置換術。生物瓣膜無須抗凝但耐久性較差,機械瓣膜需終身服用華法林鈉片抗凝。術后需定期復查INR值,預防血栓栓塞及出血并發(fā)癥。
三尖瓣關閉不全患者應限制每日鈉鹽攝入在3克以內,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類。適度進行步行、游泳等有氧運動,運動時心率控制在靜息心率+20次/分以內。每3-6個月復查心臟超聲評估病情進展,出現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或咯血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合并房顫患者需遵醫(yī)囑規(guī)律服用抗凝藥物,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瓣膜血栓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