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炎常見致病菌

支氣管炎常見致病菌主要有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等。支氣管炎可分為急性與慢性,病原體類型與患者年齡、免疫狀態(tài)等因素相關。
肺炎鏈球菌是急性細菌性支氣管炎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該菌常定植于健康人群鼻咽部,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可引發(fā)感染。患者可能出現(xiàn)咳嗽伴黃膿痰、發(fā)熱等癥狀。臨床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頭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藥物治療。痰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可輔助明確診斷。
流感嗜血桿菌在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期檢出率較高。該菌通過飛沫傳播,易感染有慢性肺基礎疾病的患者。典型表現(xiàn)為咳嗽加重、痰量增多呈膿性。治療可選用阿奇霉素分散片、頭孢克洛緩釋片、克拉霉素片等藥物。接種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感染風險。
卡他莫拉菌多見于老年支氣管炎患者。該菌毒力較弱但易產(chǎn)生耐藥性,常與其他病原體混合感染。臨床癥狀包括低熱、黏稠痰液等。臨床常用復方磺胺甲惡唑片、頭孢丙烯膠囊、莫西沙星片等藥物。痰涂片革蘭染色有助于快速識別該菌。
肺炎支原體是兒童及青少年支氣管炎的主要病原體。該病原體通過呼吸道傳播,可引起陣發(fā)性刺激性干咳。血清學檢測IgM抗體陽性可確診。治療首選羅紅霉素膠囊、多西環(huán)素片、阿奇霉素顆粒等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病程具有自限性但易復發(fā)。
肺炎衣原體感染常見于密集居住人群。起病隱匿,表現(xiàn)為持續(xù)低熱伴咽痛、聲音嘶啞。病原體培養(yǎng)周期較長,多采用PCR檢測。治療需選用多西環(huán)素片、克拉霉素緩釋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藥物。家庭成員同時治療可減少交叉感染。
支氣管炎患者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以稀釋痰液。急性期應臥床休息,慢性患者可進行呼吸操鍛煉。飲食宜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清淡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吸煙者必須戒煙,霧霾天氣減少外出。若咳嗽持續(xù)超過2周或出現(xiàn)咯血、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進行胸部影像學檢查。